沿 革
79年3日12日臺北市第四期行政區域調整,將原有16個行政區調整為12個行政區。本區係由松山區分出,將原松山區縱貫鐵路以南地區(光復南路以西光信、車層二里及華聲、正聲、中興、石景四里部分地區除外)與大安區位和平東路三段以北之黎順、黎平里、黎富里(後併入黎平里)三里及黎忠、黎安(原黎和里併入黎安里)二里部分地區合併而成,因信義計畫區位於區內,故取名「信義區」。
特 色
1.住宅一樓幾乎家家開店的吳興街,眾所周知開闢甚早。但是很 少有人記得,這條由基隆路二段往東南迤至拇指山麓的老街, 光復後因處處阡陌、人口稀少,卻被當做基 隆路的一條長巷而 已。
2.農村時期的吳興街大小陂塘遍布,出現在記載上的即有舊陂、 新陂、柴頭陂等。里內吳興新村係單身老榮民宿舍,民國三十 九年,陸軍台北聯合保修廠官兵眷舍(克勤新村)遷入柴頭陂 周圍,促使外省移民多過本省住戶,居民熱心樸實,且鬧中取 靜,居住品質優良。。八十年代以後的吳興街除舊陂圳道外, 皆已填平蓋滿屋舍,吳興市場、公車停車場也是利用垃圾填陂 所得的新生地。依民國三十五年國民政府所頒布的「大台北綜 合都市計畫」,吳興街劃定為高級住宅區,經過五十年發展, 因重劃入信義區,地價不可同日而語,街上住戶才感受到高級 的身價。
3.因人口密集、商業繁榮,整條主街就像一處店舖式傳統市集, 台北醫學大學及附設醫院附近餐飲業尤多。四四東村於民國八 十二年起,歷時八年陸續改建國宅,其間克勤新村也完成改建 ,成為老街上顯目的大廈群。主街抵山麓後,兩側伸出的巷弄 ,猶如大樹見機分生的支根,老聚落所在的狀元廟至吳興國小 一帶,顯得灰黯零亂。新舊交疊的特殊街貌,帶著一種令人城 鄉難辨的迷惑。
4.居住空間早已飽和的吳興街,亟待開創再造的契機。市政府預 定於九十二年遷移陸軍保修廠,空出土地以規畫學校、公園及 停車場等設施。昔日運煤輕軌與水圳平行相伴,山區花卉苗木 與青青稻浪共織的鄉野風光,彷彿另一國度的紀事。常懷思古 幽情者,不妨走一回糶米公古道,或尋覓荒廢於蔓草間的礦坑 。全程走過吳興街,你將和我一樣瞭解到,亦城亦鄉正是它的 獨特。
公共設施
名 稱 所屬分類 電 話 地 址 簡 介
臺北市立圖書館三興分館 /公共設施/圖書館 87321063 吳興街156巷6號4、5樓
景勤區民活動中心 /公共設施/區民活動中心 吳興街156巷6號6樓
三興公園 /公共設施/鄰里公園 吳興街156巷40弄
六張犁清潔隊:2720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