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中南里

本里特色


歷史沿革

中南里日據時屬內湖莊南港三重埔,光復後劃為中南里。
 民國57年(1968年)因應行政區調整增設新富里;民國79年(1990年)3月12日區里行政區域調整,再將原南港里18鄰忠孝東路7段以西部份劃歸為中南里。
 其里界東至忠孝東路7段625巷接研究院路1段與新富里為界;西至忠孝東路7段487巷接466巷沿拇指山脊與東明里、新光里為界;南至拇指山山脊與九如里為界、四分溪與中研里為界;北至南港路1段、市民大道8段573號與三重里、南港里為界,面積為1.3072平方公里。
 目前全里共分有24鄰,共1,465戶,人口數為3,671人,其中男口占1,816人、女口占1,855人。
 未改制為臺北市前,有陳金朝、詹府、蔡得、陳添枝、李火深等人擔任里長,改制後歷任里長為陳春風、陳添枝、謝添壽等,現任里長為詹坤隆先生。
 中南里為南港一地最早發展之區域之一,處處展現歷史悠久、古色古香之特色。
 貫通本里之中南街,昔稱「橫街」。
 清光緒年間,臺北與基隆間有鐵路往返,南港並未設站,但在此處設有小型車站臺,提供上、下車之用;日據時期,此小站被稱為「南港乘降場」。
 明治38年(1905年),南港火車站正式設於東南街,日人廢乘降場,改在中南街頭設臺車月臺,稱南港仔站。
 舊時南港煤礦開採甚為發達,而建有產業道路臺車軌道。
 臺車軌道自研究院路而來,沿(昔日)中南街左轉42巷形成土炭、材薪的集散地,店家逐漸沿著臺車路線聚攏形成街肆,中南街曾經是南港最熱鬧的街道,功臣就是這條臺車道。
 老街上商店林立,直至現在仍大多經營傳統行業,雜貨行、菜店、米行、中藥鋪、製冰廠、洗衣店、玻璃行等,位於街上100號之茶行老闆賴全,其父親賴添曾創辦了南港第一家茶葉公司,歷史久遠。
 除為交通、商業中心外,中南老街上亦為本里之信仰中心。
 主祀觀世音菩薩之金山寺(中南街168巷1號),相傳建於清末,因劉銘傳拓建基隆臺北間之鐵路而遭拆除,直至民國49年才由信徒募款重建。
 除此之外,基督教長老教會(中南街113號),其前身為1874年馬偕博士所親創之「三重埔教會」,1934年(民國23年)遷至今中南街現址,自創立以來已有一百二十餘年之歷史。
 由中南街彎向研究院路不遠處有一老宅,為闕家之「德成居」(研究院路1段120號)。
 「德成居」為南港區現存少數老宅,建築形式亦為南安厝的代表,其祖先來自於福建省泉州府南安縣,清雍正至乾隆年間,至今日之汐止、南港一帶拓墾,落地生根,並逐漸發展為南港大姓之一。
 另外,在「德成居」附近,有一棵115歲之百年茄苳老樹(研究院路1段126號善南宮側),為臺北市政府登錄中南港區樹齡最高的老樹。
 不僅因此被稱為「南港之光」,還在民國30年升格為「茄苳公」,受附近居民建廟祭拜,據說對皮膚病及求雨等特別靈驗。
 綜合來說,中南里位於南港區南端之中心地帶,開發歷史久遠、人口密集,並且在忠孝東路7段開闢後,更加速其繁榮。
 如重要的中央及文教機關-國家文官學院(忠孝東路7段576號)即設立於此。
 現代嶄新之機關大樓與發人幽思之老街比鄰而立,是中南里融合追求進步與保存歷史雙贏下之成就。

特色

本里為南港一帶最早發展區域之一,處處展現歷史悠久、古色古香之特色,舊時南港煤礦開採甚為發達,建有產業道路臺車軌道,老街上商店林立,直至現在仍大多經營傳統行業,雜貨行、菜店、米行、中藥鋪、製冰廠、洗衣店、玻璃行等歷史久遠,除交通、商業中心外,信仰中心-主祀觀世音菩薩之金山寺(中南街168巷1號);基督教長老教會(中南街113號),其前身為1874年馬偕博士所親創之「三重埔教會」,自創立以來已有一百三十餘年之歷史;研究院路不遠處有一老宅,為闕家之「德成居」(研究院路1段120號),建築形式亦為南安厝的代表,逐漸發展為南港大姓之一。
 在「德成居」附近,有一棵115歲之百年茄苳老樹(研究院路1段126號善南宮側),為臺北市政府登錄中南港區樹齡最高的老樹,據說對皮膚病及求雨等特別靈驗。
 中央及文教機關-國家文官學院(忠孝東路7段576號)設立於此,是現代嶄新之機關大樓與發人幽思之老街比鄰而立,中南里融合追求進步與保存歷史雙贏下之成就。

歷屆里長

 

屆別 里長姓名  性別備註 
第1屆李春風 
第2-3屆陳添枝  
第4屆謝添壽 
第5屆陳添枝 
第6屆謝添壽 
第7-14屆詹坤隆 

文化資產

 

名稱 所屬分類  電話地址  簡介
茄苳樹文化資產/老樹  研究院路1段130巷12弄善南宮左側 葉為三出複葉,互生;小葉緣有鋸齒,前端圓鈍,有尖的突出,葉面平滑,有小波折狀。圓錐花序,花黃色,叢生在枝條的末端,極小。果實未成熟時是青綠色,成熟時為褐色。茄苳是本地樹種,分佈在低海拔地區。長成高大的樹木時,樹冠為傘形,極具遮陰效果,為優良的行道樹。果實成熟時期,有如一串串葡萄掛於枝頂,極為壯觀。樹齡:約115年。
金山寺文化資產/寺廟2783-0342 中南街168巷1號 南港金山寺,本位於南港火車隧道附近,此寺供奉觀音、三聖恩主(關聖帝君、孚佑帝君、司命真君)、地藏王菩薩。清末劉銘傳拓建基隆至台北的縱貫鐵路,此廟位於鐵路基地上,必須拆除,拆除時,地方人士將廟宇神佛移至汐止橫科里供奉。光復後,橫科里大部份被列入軍營轄區,此廟亦在軍營中。民國47年南港居民獻大崙埔地,興建金山寺,神像遂移奉金山寺。民國57年佛、道分別崇奉,觀音、地藏王神像留祀金山寺,道教的三聖恩主則遷至富南宮。
南港基督教長老教會 文化資產/教堂2788-2149 中南街113號 南港教會係於1874年由加拿大傳教士馬偕博士創立,同年3月1日禮拜日上午10時舉行獻堂典禮,稱「三重埔教會」,會址並非中南街現址。歷經8年後,於1882年1月2日馬偕博士將教會遷移水返腳(汐止),而後40年之久南港地方沒有長老教會禮拜堂,直至1928年再開設佈道所,由松山教會徐春生牧師兼任,隸屬松山教會支會,至1934年改由北部傳道局直轄管理,並派首任傳道師林川先生駐任。

機關團體

 

名稱 所屬分類 電話 地址 簡介 
國家文官學院機關團體/政府團體26531500~02忠孝東路7段576號 國家文官學院前身為「國家文官培訓所」(以下簡稱培訓所),成立於民國88年7月26日,隸屬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以下簡稱保訓會),辦理各項法定任用訓練及相關訓練,展現優異的培訓績效。

公共設施

 

 名稱所屬分類 電話  地址 簡介
中南市場(黃昏市場)公共設施/市場 市民大道8段600號及忠孝東路7段625巷間早期在黃昏市場販售的商品多半是早上傳統市場沒有賣完的東西,以及工廠淘汰的次級品或庫存品,到了下午以較低廉的價格出清。走入黃昏市場時,應是大聲叫賣的攤販,吆喝路過的顧客,停下腳步,光顧商品,而來此消費者也與攤商多有交談,互相問候或是殺價的傳統市場型態。
中南公園 公共設施/鄰里公園  中南街168巷 循著中南街168巷水泥階上行,經過民房後接到山腰十字叉路口,中南公園入口就在右方,這中南公園感覺像是一處山坡圍起來的空地,公園入口的樹幹上指標牌,續直行可通金山寺。
勤力抽水站公共設施/水利 2783-4660 研究院路1段130巷內約150公尺處 目前臺北市共劃分為55個排水分區,每一個分區的地底下均設置有雨水下水道系統,遇下雨時,雨水先經水溝流到下水道,再匯集到抽水站的排水渠道,自然排放到河川裡。但是若碰上漲潮,河川水位高度比下水道排水口還高時,下水道的水無法以重力方式自然排出,這時就要將堤防閘門關閉以防止河水倒流入市區,並啟動雨水抽水站的抽水機抽水,將市區的雨水(或排水)排出。
南港極限運動中心公共設施/運動公園 2652-2320 忠孝東路7段382號 臺北市極限運動訓練中心規劃有公園區、半管區、攀岩練習區、Mini半管及生態公園,平日免費開放提供愛好極限運動之青少年朋友使用,不定期邀請國際知名選手、教練至訓練中心交流與指導,固定舉辦全國競技比賽及研習活動,讓更多民眾觀賞並體驗滑板、單車、極限直排、攀岩等活動,呈現「臺北市極限運動訓練中心」之多功能性及優秀的運動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