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三張里

本里特色


本里原屬三張犁,民國35年實施地方自治,始以琉公農田水圳為界劃成二里,東為三犁里,西為三張里。民國79年3月12日區里行政區域調整,與原中強里合併為目前三張里。莊敬路以南為吳興街舊社區,莊敬路以北以五層樓公寓為主,松平路、松勤街為新興社區,有麥氏大樓、贊泰花園、國寶大樓、世貿新域等新建大樓社會環境的變遷

1、 人文方面:光復以後三張里第一任民選里長林煙清先生(民國3年出生),當時戶數約105戶其中以王姓、周姓、陳姓、林姓等家族為主,民國五十年以前,三張犁庄放眼盡是農田,沿著吳 興街(原為基隆路二段13巷)至吳興街600巷底僅有少數的農 舍,直到民國40年吳興街261號及263 號為三張犁庄二層樓 房之首建,如今公寓、大廈取代了農田,生活型態由過去純樸 的農家生活蛻變為忙碌、緊張的工商業生活。

2、 經濟方面:自日據時代至民國五十年左右,吳興街為三張里唯一的聯外道路,日據時代四獸山煤礦陸續開採最早開採的有德興礦坑接著柴田坑、乞丐坑、舊坡坑、和興坑、金興坑等礦坑,產出煤礦則利用輕便台車由吳興街運出,礦產及農作物為當時兩大經濟支柱,民國四十年左右礦坑漸漸停產、農田相繼改建為公寓及二層樓房,農業經濟亦轉變為商業經濟。

3、宗教信仰及重大慶典 因屬農業社會的生活型態,多數人以傳統中國道教為主佛教為 輔,每年農曆1月11日保儀大夫(紅公)及10月15日三界公 兩次祭典,由三張犁庄所屬13個里輪流舉辦祭典活動,直至民 國84年兩次祭典合併為每年農曆1月11日一次,在農業社會 時此乃地方上大事,每次的活動總能吸引成千上百的人來客。 吳興教會 1973年成立,為信義區最早成立的長老教會,也是 最具規模、人數最多長老教會。